雖然愛騎腳踏車,但時間和家庭因素無法騎乘比較長途的路程,大部分都在河濱車道活動,現在時間上比較可以配合就想跑長途一點的,但是又害怕體力無法負擔會回不了家,所以在9/2試了下面這一條路線,



總共約50多公里(Google規劃的,可是edge705確有60公里),騎了5個多小時,雙腿抽筋3次,都得躺在路旁休息,但是回到家洗完澡後卻覺得蠻舒服的,覺得下次可以再騎遠一點的地方。心裡想說都可以到三芝了,往金山應該沒啥問題吧??於是就再請Google規劃一次,嗯...大約100公里左右(心想第一次破百就即將來臨了),想說濱海應該比山路好騎多了吧,應該沒問題的(沒想到上坡路段還蠻多的),就出發吧......



因為沒帶相機所有照片都是手機拍攝,要進入三芝了



經過長角99德州烤肉,等一下還會經過另外2家比較有名的美式牛排店



經過一家遊艇製造公司,問了個廠區內年輕人可否拍照,點了點頭應該是可以吧??就拍了只有尾巴的遊艇




接下來到了邊界驛站,下午回程經過時人好多啊,有很好吃嗎??



一直想找有距離的路標,可是除了在淡水有一個離金山還有35公里的外(路標下面有人再辦喪事),就是這裡了



這家網路上有人提過,回程好累沒去注意生意好不好,邊界驛站是外面圍了好多人才引我注意的



石門區到了,因為只會經過淡水、三芝、石門和金山,所以一有區界路標是一定要拍的



往前一點可以看到麟山鼻遊憩區的指標,周董「不能說的秘密」是不是在裡面取景的啊??



為什麼有這一張照片,看起來沒什麼啊,因為腳抽筋了再休息,現場看很漂亮,有海天一線的感覺



看到富貴角燈塔指標時還猶豫要不要進去,心想下次騎摩托車來好了,因為已經覺得到不了金山了,不知哪來的念頭既然來了就進去吧,就轉進來了,先經過富貴角公園



燈塔入口進去不久會看到這片沙灘,有解說牌但不想去看(應該是老梅吧),想快點到燈塔



先在外圍照一張,進去後可照不到全景了




我覺得還是騎腳踏車來方便,不然要走一段不算短的路



十八王公買肉粽,大肉粽3個20元,有多大....



這麼大.....



十八王公旁是核幾廠??這是它的排水出口,我在上面嗑掉一個粽子,大概3口就解決了,有一些人在釣魚,可以吃嗎??應該是釣好玩的吧



看到了,不過還有一段路呢....



聽說上去的路還蠻陡的,算了吧,照相就好了




終於到了,顯示騎了56公里了,手腕不舒服,海邊磨的蠻痛的(到今天還有一絲絲感覺),嗑掉剩下的肉粽和補給運動飲料後準備回家,要搭車呢??還是騎回去??讓我們繼續看下去...




有照片呢,表示是騎回家囉,來的時候它在對面,久想回程再來好了,上面的字都掉漆了看不清是啥字



快到風箏公園可以遠眺富貴角燈塔,當然來一張,我有去過耶..



另一邊廣場有在賣風箏,生意應該普普,沒幾支風箏





今天沒有人拍婚紗,人也不多







根德水車園區,說明都拍在照片裡,都是利用水利取代勞利的工具,如果多一些這樣的工具,對環保助益很大




最後來到淡水鄞山寺,以下就有請估狗大神幫忙一下囉


淡水鄞山寺主祀定光佛,與彰化定光佛寺並為臺灣在清代所建的兩座定光佛寺,定光佛寺主要分佈閩西的客家地帶,尤以福建汀州府為主。淡水鄞山寺亦稱汀州會館,創建於清道光2年(西元1822年),供奉汀洲府之守護神-定光古佛,因位於淡水鎮鄧公路上,當地人又稱為鄧公廟。當初由汀州府人張鳴岡等捐建,並由羅可斌施田以充經費。此寺又稱「汀州會館」,會館是我們中國人的一種地緣性民間組織,以互相濟助為目的,是一種同鄉會之團體。因為汀州府人講客家話,故旅淡北的汀州府人乃在淡水建立會館。鄞山寺是台灣清代中期寺廟的典型代表,尤其是一種傳統客家古建築最完善的代表作。建築以蛤蟆形設計,寺前半月形象徵其口,寺後有兩口古井則象徵其眼。寺內奉祀「定光古佛」,為汀洲府之守護神,古佛神像採軟身塑法,神態逼真,另外,龍柱與螭虎圍爐等都表現出細膩的構圖雕工以及渾厚的手法。至今本寺仍完整保留道光年間初建時的風貌,為台灣廟宇建築史上極珍貴之佳作。鄞山寺由汀洲府人張鳴岡等捐建,並由羅可斌施田以充經費,而兩側廂房又稱「汀洲會館」,為台灣為一保存完整的清代會館。鄞山寺整體建築前低後高、左右對稱並隱約形成圓形界線的平面格局,與台灣一般常見的閩式建築大異其趣,顯出閩西永定地區建築的特色。淡水的定光佛寺鄞山寺是台灣罕見的古建築。台灣在清代的寺廟史上,定光佛寺只有兩座,一是中部彰化的定光庵,另一是淡水鄞山寺,而其信徒也都是少數的閩西客家移民,兼當汀州會館,於台灣開拓史具有重要的研究性代表,目前被列為二級古蹟 鄞山寺的配置不但反映了永定建築之特色,寺坐東朝西,背後是大屯山,有如交椅,前面朝向淡水河口,形勢雄偉壯觀,可謂淡水之佳地,故傳說為屬於風水上之「蛤蟆穴」。也許為了符合這種說法,寺後左右空地鑿有兩口井,被視為蛤蟆眼,而寺前半月池為蛤蟆口,所謂「後山為屏,前水為鏡」。鄞山寺為「兩殿兩廊兩護龍」式建築,前殿開三門(故曰三穿),符合主神定光古佛的神格(依台灣傳統,帝后級神祇可開五門,將相士大夫級可開三門),前殿又當成拜殿看待,因此信徒入廟時,初拜的位置應在前殿,隔著中庭望正殿光線明暗對比強烈,亦使正殿顯得更深邃、更神秘。寺中的棟樑、屋架,採用「二通三瓜」、「三通五瓜」、「疊斗」等手法,結構簡明大方,而棟架間的裝飾雕工精巧、取材特別,如「定光佛除蛟患」的斗座、鰲魚身形,飛鳳姿態的插角…等,另外殿前的龍柱石雕、山牆泥塑和屋頂上的剪黏裝飾,各個生動別緻,樣式多變,處處可見當年匠師的巧思。



到家了,總共花了將近9小時騎了111.5公里,出門時買了大瓶礦泉水1瓶,士力架一條,想說不用運動飲料應該可以吧,事實證明運動飲料是要的,不只要補充水分也要補充電解質,才不容易抽筋,還有保溫瓶真的很好用,早上裝的水到下午都還涼涼的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無線電話務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